我是這麼聽說的:

 

有一段時期,佛陀在王舍城遊化,住在竹林精舍裡。這一天,有一位名叫仙尼的外道出家人來佛陀的住處參訪;他恭敬地向佛陀行禮問訊後,退坐在一旁,問道: 「世尊,前一陣子我曾在一個著名的講堂裡見到許多沙門、婆羅門集會共論,其中包括了富蘭那迦葉、末迦梨瞿舍利子、先闍那毗羅胝子、阿耆多翅舍欽婆羅、迦羅拘 陀迦栴延、尼犍陀若提子這幾位享有盛名的宗教師與他們的徒眾。無論弟子資質的優劣與所學的高下,這幾位宗教師都未曾記說身壞命終的弟子往生何方。據我所 知,您往往記說身壞命終的弟子的往生之處,而這令我感到疑惑。請問您為何知道死亡與再生之事?」

 

佛陀告訴仙尼說:「仙尼,你因為內心有迷惑,自然就生出懷疑。仙尼,這世上有三類宗教師。哪三類呢?第一類宗教師主張有情眾生沒有不朽的,死後就一無所有。第二類宗教師主張有情眾生無論生前死後,都有不朽的。第三類宗教師澈見實相,而了知於究竟法上但有諸法的緣生緣滅,而實無有情眾生之存歿。仙尼,第一類宗教師所主張的有情眾生無常,是謂斷見;第二類宗教師所主張的有情眾生有常,是謂常見。 至於在究竟法上實無有情眾生之存歿的說法,則是出於如來、阿羅漢、等正覺的知見,由此斷除愛染,捨離貪欲,止息生滅,涅槃寂靜。」仙尼說:「世尊,聽您這 麼說,我更感到迷惑了。」佛陀告訴仙尼說:「你的迷惑是正常的反應,因為對於長夜受邪見蒙蔽的眾生而言,這樣的知見甚深難解。」

 

仙尼向佛陀懇求說:「世尊,我對您有堅定的信仰,請您為我說法,令我開悟。」於是,佛陀開示說:「仙尼,我現在問你幾個問題,你依著自己的見解來回答。吾人的色身()是常還是無常?」仙尼回答道:「世尊,色身是無常的。」佛陀又問道:「它的本質是苦還是樂呢?」仙尼回答道:「它的本質是苦,世尊。」佛陀問道:「那麼,吾人的各種感受()、各種認知暨分辨作用()、各種出於意志的活動()、各種知覺()是常還是無常呢?」仙尼回答道:「它們也是無常的。」佛陀又問道:「它們的本質是苦還是樂呢?」仙尼回答道:「它們的本質是苦,世尊。」佛陀又問道:「仙尼,(五蘊)遷流不定,本質是苦,多聞聖弟子會不會認為五蘊為所擁有、五蘊是、五蘊在之中、在五蘊之中?」仙尼回答道:「不會的,世尊。」

 

佛陀接著問道:「仙尼,是有情眾生嗎?」仙尼回答道:「不是。」佛陀又問道:「那麼是有情眾生嗎?」仙尼回答道:「它們也不是。」佛陀問道:「仙尼,有情眾生是存在於之中嗎?」仙尼回答道:「不是。」佛陀又問道:「那麼,有情眾生是存在於之中嗎?」仙尼回答道:「不是。」佛陀接著問道:「仙尼,在之外,別有所謂的有情眾生存在嗎?」仙尼回答道:「沒有。」佛陀又問道:「那麼,離開了,別有所謂的有情眾生存在嗎?」仙尼回答道:「沒有。」佛陀接著問道:「仙尼,(五蘊)合起來就是有情眾生嗎?」仙尼回答道:「不是。」佛陀又問道:「那麼,(五蘊)之外有有情眾生嗎?」仙尼回答道:「沒有。」佛陀接著說道:「我的一部分弟子雖然明白這個法義,卻還未能如實澈見之,也因此就仍有結使(煩惱)未能斷除淨盡。由於餘習未盡,異陰相續的生滅現象 就不得止息。仙尼,對於這樣的弟子,我才會記說他們身壞命終後的往生之處。另有一部分弟子不但明白這個法義,而且以內明的智慧如實澈見之,由此斷除一切結 使(煩惱),止息了異陰相續的生滅現象。仙尼,對於這樣的弟子,我就不會記說他們身壞命終後的往生之處,因為受生的條件已不復存在,沒有記說的因緣。如果 一定要有所記說,就說他們斷除了一切的愛欲,永遠熄滅了煩惱,心意得到了解脫,已到了苦海的盡頭。我從初轉法輪迄今,常宣說五蘊無常、苦、非的道理。若能如實澈見之,眾苦都將滅盡。」

 

佛陀作了這番開示,外道出家人仙尼當下捨離了各種世俗的邪見,明白了真理。這時,仙尼已知法見法,不再疑惑迷惘,也不再乞求他力的救度,於正法律中 無畏無懼。他起身頂禮佛陀,說:「世尊!我可否在正法律中出家修梵行?」佛陀告訴仙尼說:「我接受你出家、受具足戒,成為一位比丘。」

 

於是,仙尼在佛陀座下出家,受具足戒。尊者仙尼出家後,獨居靜處,捨離放逸,精勤於禪思,不久即自知自證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應作已作不受後有。就這樣,仙尼成為一位阿羅漢。



參考資料:雜阿含105經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摩訶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